資料圖 兩地牌私家車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的資料照片。 圖源:中新社
如今,港珠澳大橋通車已經一年,這座跨越三個地區、兩種制度的大橋,不但持續為世界橋梁工程提供技術標準和啟發,更以管理制度的不斷推陳出新,詮釋“中國智慧”的意涵。
科技創新再攀高峰
創新是港珠澳大橋最鮮明的底色。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上,群眾遊行中出現了港珠澳大橋元素,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作為建設者代表就站在“創新驅動”方陣的彩車上。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世界首條海底深埋沈管隧道、隧道沈降平均6厘米、對接合龍精度2.6毫米、6公裏沈管滴水不漏……每個紀錄背後,都是科研團隊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創新和攻堅克難。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年了,如何從這個世紀工程中總結出創新的成功經驗,形成可復制推廣借鑒的理論?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副總經理尹海卿介紹,一年來,他帶領團隊正在對整個工程的創新技術和管理進行系統總結,同時做相關資料的整理工作。
“我的體會是當前中國大工程建造已經到了可以選擇設定最高目標的時代,通過不斷超越世界先進的工程理念和技術,帶給人們過程與結果更美好的體驗,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林鳴說。
現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團隊已重整行裝再出發,準備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資料圖 港珠澳大橋 圖源:中新社
2018年,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交工後,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代表中國交建成立了由島隧總部牽頭、多家國內外機構參加的聯合研究組,正式開展懸浮隧道工程技術研究。
懸浮隧道顧名思義是懸浮於海水中的隧道,舉世沒有建成先例。尹海卿透露,研究團隊目前已進入攻關階段,正在研究中開展物理模型試驗。
管理創新精益求精
跟科技創新相比,港珠澳大橋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創新或許沒有那麽耀眼奪目,但其意義同樣不容小覷。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大橋建設管理模式是一種體制機制創新,推行“多主體協同運營”的管理模式,有效解決了三地法律法規差異、技術標準銜接、建設程序規範、思維模式碰撞。
資料圖 截至2019年10月23日8點,珠海公路口岸共驗放出入境旅客超過1400萬人次,圖為通車首日大批內地旅客經港珠澳大橋抵達香港口岸。 圖源:中新社
比如,針對跨境學童通關驗放,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推出了一套創新做法,根據乘車學童定人、定車的特點,形成了“資料錄入、專人專座、雙崗聯動、整車提交”的查驗模式,每輛學童巴士查驗時間從15分鐘縮短至6分鐘。
由於采用民警登車驗放方式,學生不用下車即可完成查驗工作。類似的機制創新不少。在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的旅檢大樓,有序運行著被稱作“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邊檢查驗模式;大橋珠海口岸在全國率先采用由智能化監管設備和可視化管理系統組成的“智能旅檢”系統,不僅使海關監管更加高效精準,也為守法旅客提供了無幹預、低阻擾式的便捷通關體驗。
邊檢部門簡化了粵港澳跨境車輛邊檢備案手續,實施粵港、粵澳客貨車查驗結果參考互認,使通關客貨車進出更暢通;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社會停車場推出了支付寶無感支付業務,大大縮減了車主通行時間……
一年來,珠澳口岸累計驗放出入境人員超過240萬人次。巨量人流和滾滾車流的背後,是不斷深化的粵港澳三地跨境協作。
珠海邊檢部門與香港建立警務聯絡官機制,實現了節假日客流車流的提前預警;拱北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成功對接,縮短貨物通關時間半小時以上。
合作創新著眼大局
創新無止境,各界都在出謀劃策,為港珠澳大橋設計更多更新的管理機制,以求令大橋潛能進一步發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大橋的使用率還有較大上升空間,三地都應該加強開車互通的便捷性,包括考慮放寬配額、互認保險等。
再者,可考慮設立一條經大橋連接香港機場禁區和珠海機場禁區的巴士專線,免去旅客的出入境手續。另外,香港的地鐵也應考慮增加從機場或東湧接駁至大橋口岸的路線。
港珠澳大橋推動了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合作創新。今年9月,廣東推出新政,讓香港、澳門導遊及領隊有機會在珠海市橫琴新區執業,若執業表現良好還可獲得專項獎勵。
港澳旅遊業界對這項新政策反應熱烈,首批60名港澳導遊及領隊已經獲發橫琴新區專用導遊證。
港珠澳大橋正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協同創新發展的重要紐帶。在江門,13個已經簽約的江門—香港科技創新項目正式進入落地轉化階段,50個港澳台創新創業團隊入駐江門珠西創谷孵化器;在珠海橫琴自貿片區,一年中新增註冊澳門企業近500家,港澳企業超過3000家。
經常往來於珠港澳的80後澳門創業青年蔡淵博說,港珠澳大橋的建成,明顯提升了創業團隊的運營效率,“我們可以在一天之間辦理三地業務,這在以前是難以實現的”。
港珠澳大橋的創新效應意義深遠。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大橋的建成是粵港澳三地15年來合作的成果,在此過程中探索的合作機制也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其他方面的建設提供借鑒。
轉載自:http://www.hkcna.hk/content/2019/1030/791482.shtml